一、前言
老子是我國諸子百家中最具神秘色彩的人物,他是一位不喜言論的思想家,但他短短81篇的《道德經》確實字字珠璣,蘊含了他智慧的全部精華,幾千年后仍然為世人所追捧;其中不乏精辟的管理思想,對于我們今天從事企業管理的人士來說,仍然具有很多借鑒和指導意義,F截取其中若干章節中有關管理的思想,并結合歷史和現實中的案例與大家分享。
二、重要管理思想
“無為而無不為”
原典: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道德經》第三章
釋義:圣人治理國家的時候,使民眾的思想虛靜,使民眾的肚腹充實,使民眾的精神柔弱,使民眾的筋骨強壯。要經常使民眾沒有知識沒有欲望,使那些智慧發達的人不敢去做新奇智巧的事。圣人實行無為而治,那么就沒有什么治理不好了。
“為無為,則無不治”是老子最為經典的智慧!盁o為”不是指無所事事,而是指不要任意妄為、隨意而為、違道而為;對于那些符合“道”的事情,則要“有為”。對管理者而言,就是要順應自然、順應趨勢,踏踏實實尋找切實可行的發展道路,這樣才能實現“無不治”。
在企業界,有這樣兩個事例。
前通用CEO韋爾奇帶領通用電氣創造了驕人的業績,使通用一度成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企業。這得益于他“數一數二”的收購理論和企業多元化主張。然而當有人問到他在互聯網和IT行業熱火朝天的時候,通用為何沒有進軍這些領域時,這位偉大的企業家卻說出了這樣的理由:企業并購,不能簡單地關注行業發展和企業業績。企業間的并購,并非數字的簡單合并,更多要關注其內部文化的融合。如果你發現并購對象文化與本公司企業文化大相徑庭,那么這場并購注定不會成功,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這場并購都不會成功。韋爾奇深知,通用的文化植根于制造業的嚴謹和紀律,而IT行業則更多地需要不同尋常甚至離經叛道的文化氛圍。在企業并購和多元化發展的道路上,不能違背行業發展規律和特點這個“道”,不能盲目擴張,而要充分認識自身優勢和核心競爭力,有所為更需要有所不為。通用正是理解了這個“道”,才能順利發展,有序擴張,一度成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
還有一個與之相反的例子。大宇公司一度是韓國人的驕傲,大宇的創辦人金宇中僅用32年時間,將其發展成韓國第二大產業集團,擁有高達650億美元的資產,營業范圍涉及貿易、造船、汽車、通訊、建筑、機械制造和金融等領域。然而,大宇集團在1999年7月中旬的一周后開始損落。亞洲金融危機是客觀因素,而其盲目舉債,大舉擴張卻是導致企業危機的真正原因。大宇在東歐諸多前社會主義國家和第三世界大肆收購瀕臨停產的汽車廠,鯨吞了許多不良企業。據報道,在其擴張高峰時,它曾創下每3天接管一家企業的紀錄。大量資金從哪來?只能來自于大肆舉債。1995年,大宇的債務已高達190億美元,到了1998年,其債務攀升至500億美元,超過其凈資產的5倍。企業規模迅速擴大,而利潤并未能隨之擴大,當銀行受到沖擊,要回收貸款時,大宇的“資金鏈”受到致命打擊,企業陷入困境,曾為“萬丈高樓”的大宇集團,現如今只能淪為一般的專業集團,只能望通用等世界知名公司的項背了。脫離市場和企業自身實際,盲目擴張,任意而為,往往會導致企業退步甚至消亡。
今天,我們看老子的這一思想,會給我們更深的啟示。
“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原典: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釋義:不自我炫耀,所以目光明亮;不自以為是,所以聲名顯赫;不自吹自擂,所以功勛卓著;不自高自大,所以飛黃騰達。正是因為不與人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相爭。
這段話體現了老子“柔弱勝剛強”的思想。這里的不爭不是放棄所有的意思,指的是在做任何事之前,要經過冷靜的思考,放平心態,不可意氣用事、爭強好勝,這樣才能通過不爭來“爭”。在現代管理中,管理者要有寬闊的胸襟,不在瑣碎的事務、關乎個人利益的事情上斤斤計較,爭權奪利,而要將眼光放在關乎大多數人利益的事情上,放在企業長遠發展上,“厚積薄發,韜光養晦”,這樣,就可以以“不爭”來“爭取”遠大的戰略目標,使得天下“莫能與之爭”。
有這樣一個在業界“不爭第一,甘當老二”的例子。寧波方太集團董事長茅理翔認為,對于正處于成長期的企業來說,要降低浮躁情緒,將重心放在產品研發、提升質量、控制成本等基礎管理工作上,不要急于出頭,急于擴張,不做曇花一現的“行業明星,市場第一”,而甘于做“穩扎穩打,基業長青”的行業老二。正是這種基于老子“不爭”的智慧,使得他在行業中潛心做事,低調做人,帶領企業取得健康穩定的發展。
下面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例子。20世紀90年代初期,鄭州亞細亞商場總經理王遂舟喊出了“緊盯婦女和兒童的口袋”的口號,在全國商界開始了一場大規模營銷戰。由于亞細亞來勢兇猛,鄭州百貨、鄭州商城以及鄭州華聯等競爭對手們紛紛聯合起來以抵擋亞細亞的“商業進攻”。面對競爭對手的聯盟,亞細亞最終選擇了魚死網破的大型讓利降價活動。競爭聯盟們也相繼降低價格,搶占市場,于是營銷戰變成了簡單的價格戰,一時間“硝煙四起”。不計結果的價格戰使得各大商場違背市場價格規律,競相壓低供貨廠商的價格,拖欠供貨商的貨款,一時引得供貨廠商圍堵商場,要求清償貨款,最終各方利益受損,各大商場也在競爭中“幾敗俱傷”,不得不相繼退出主流市場,只能靠租賃艱難度日。
以上兩個事例印證了這樣一個道理:如果你好出風頭,爭強好勝,處事高調,一副無所不能、事事要爭第一的樣子,客觀上就把別人放在了與你競爭的位置,很容易招致別人的敵意競爭,至少有人會樂于看到你栽跟頭;而如果你處事謹慎,謙虛低調,甚至不羞于向別人示弱,反而會招致別人的同情,甚至在可能的情況下,對手還會樂于幫助你一把。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原典: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
釋義:圣人很懂得讓每個人發揮其有用之處,以至于沒有人會被他放棄;很懂得運用各種東西的長處,所以就沒有任何可以放棄的東西;這是真正的覺者。
“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道家以為“道”生天地萬物,無一可棄。圣人要心懷萬物,包容萬物,容天下難容之人、難容之物、難容之事,并能具備識人用物的能力,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這對于我們今天的人力和物力資源管理有著指導意義。有位德國哲學家說過: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這說的是一個自然現象,同時也揭示了一個社會規律——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管理者要清楚地認識到,我們組織中有各種能力、個性的員工,各種類型的人在不同崗位上發揮各自的作用同時也會影響著與之相處合作的人。一個和諧的有活力的組織必須能夠包容不同能力和性格的人,了解其優點和缺點,知人善任,讓他們在適合自身性格特點的崗位上工作,做到揚長避短,人盡其材。對于物力等資源來說,也是這個道理,天地萬物由五行組成,五行相生相克,對相互的生成和消亡發生作用。我們現在提倡的“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就是提倡要科學合理利用能源和資源,做好廢物回收和利用,防止能源資源的浪費,這其實也是體現了“天地萬物,無一可棄”的思想。
讓我們看以下這個例子。
戰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以不分貴賤、廣招門客聞名天下。由于門客眾多,其中不乏雞鳴狗盜之人。孟嘗君出使秦國時,被秦昭王留下為相,為秦朝奸臣陷害,遭到軟禁。他派手下逃出去向秦朝的幸姬求救,幸姬答應了,但索要他獻給秦昭王的白色狐皮裘為報酬。他手下有位善于偷盜的門客從藏寶閣中偷回狐皮裘,獻給了幸姬。幸姬說服秦昭王暫時打消了除掉孟嘗君的念頭。唯恐夜長夢多,暫時獲釋的孟嘗君率門客連夜逃往齊國。在秦國東大門的函谷關,按照關法的規定,只有聽到雞鳴聲才能開門。門客中有很多人會學雞叫,一時間雞叫聲此起彼伏,騙過了守關的秦兵開啟關門,孟嘗君一行得以逃回了齊國?梢,這些門客平時看不出有過人之處,但是都各有所長,在關鍵時刻即使雞鳴狗盜之輩的雕蟲小技也能發揮重要作用。
這個故事說明了善于發現別人長處并能使之發揮才能的重要性,真可謂“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治大國如烹小鮮”
原典:治大國,若烹小鮮。
《道德經》第六十章
釋義:治理大國就像烹飪小魚一樣。
小鮮,指小魚。老子以“烹小鮮”來比喻“治大國”,指的是治理國家像煎小魚,要掌握火候;鸫罅,魚容易焦糊;火小了,魚不會熟;還有,魚在鍋里的時候,不要過多隨意翻動小魚,否則魚會爛糊。
中共中央前任總書記胡錦濤同志在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只要我們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和奮斗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也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深化在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方面的改革,其中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的問題。
這里所說的“折騰”,“過多”和“不到位”,都可以用老子講的“火候”解釋。折騰的實質就是沒有掌握好火候,就是反反復復、翻來覆去地翻動鍋里的小魚;仡櫸覈鐣髁x建設的歷史,確實有過很多由于折騰帶來的經驗教訓。上世紀60年代,在“大干快上”,“超英趕美”的口號下,全國上下掀起“大煉鋼鐵”的熱潮,一時間使得森林被毀,水土流失,資源浪費嚴重,產品低質劣造;在“文革”時期,打倒一切牛鬼蛇神,消滅一切非無產階級的文化思想,又造成經濟停滯,文化蕭條,冤假錯案叢生,這些都是由于“火候”太過造成的嚴重后果。而在改革開放初期,由于缺乏對市場經濟和國際競爭規則的了解,在很多領域我們疑慮、擔心,畏手畏腳、裹足不前,使得改革開放受到重重阻礙,發展受到很大影響,這又是“火候”不夠付出的代價。過去的30年里,中國GDP的增速達到了316%(截止2011年),超過美國7倍,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而這成就的背后也帶來了很多憂患,要知道,我們出口的增長主要依靠的是廉價勞動力和對資源的大量消耗,我們投資的增長主要依靠的是各級政府對基礎設施的大筆投資,GDP雖然上去了,但產能過剩、重復建設、地方債、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問題也給國人帶來了很多困擾,面對籠罩在各大中城市的霧霾天氣,我們不禁要問“這就是我們想要的生活環境嗎?”可見,我們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又出現了沒掌握好“火候”引發的問題。眼下,我們的改革開放事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極其復雜的國內外形勢,頭腦發熱,步子過快可能會造成經濟過熱,轉型受挫;瞻前顧后,畏首畏尾可能會造成發展停滯,改革受阻。如何認清環境和形勢的發展變化,尊重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維護改革開放的成果,取得科學發展的更好局面,需要我們借鑒古人的智慧和經驗。老子的“治大國如烹小鮮”所蘊含的哲理和現實指導意義值得我們認真體會。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也會遇到如何把握“火候”的問題。企業發展處在什么階段,產品的生命周期等都影響到企業采取的發展戰略。公司是應該采取擴張戰略、維持戰略還是收縮戰略?在擴張戰略中,公司應該采用內部發展還是戰略聯盟,抑或是兼并收購的戰略?在激烈的競爭中,我們是應該采取成本領先、差異化還是重點市場戰略?這些都需要我們認真研究,掌握好企業發展的“火候”,才能使得企業健康良性地發展,使得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成為市場上人人都追逐的“招牌菜”。
“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原典: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道德經》第十五章
釋義:奉行此道的人,總是像端著一杯水那樣,不要讓它盈滿溢出。只有不盈滿,才能在衰蔽中獲得新生。
對于管理者而言,老子的“不盈”指的是不要過于追求將企業發展得過快過大,否則難以駕馭或轉向。應注重發展的程度和速度,不至于使企業發展處在過于滿盈的狀態,這樣才能在企業發展到達頂峰而開始消退之前有充分的時間思考如何創新和轉型,使之一直擁有繼續發展的空間。
20世紀90年代初時,正當IBM堅持致力于發展作為他們主要財源的大型主機時,通用計算機小型機和個人電腦開始興起,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并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IBM的銷售受到極大挑戰。當時擺在IBM面前有兩條路,一是繼續生產大型機,以大規模生產降低成本,擴大銷售;二是轉型生產小型PC機。1994年,互聯網開始興起,IBM的新任總裁敏銳地感覺到這是使IBM重新崛起的好機會。于是他沒有選擇繼續擴大生產或轉型,以產量和銷售去追求更大的市場規模,而是提出“以網絡計算為中心”的理念,毅然斥資35億美元收購了蓮花軟件公司,開始進軍IT服務行業。這一戰略的實施,使得IBM獲得了新的業務領域和利潤增長點,企業進入了良好的發展軌道?梢妱撔陆oIBM提供了重新崛起的動力。
說說我們身邊的例子。我所供職的安糧集團成立于1976年,其前身是世界500強的中糧集團安徽省分公司。公司1989年之后劃歸安徽省地方管理,現為省屬國貿集團的核心企業。公司1976年成立之初資產不過一百多萬,業務類型和產品單一,經過若干年的發展,企業的進出口主業增長迅猛,一直在安徽省專業外貿公司中名列前茅。隨著外貿體制的改革、外貿經營權下放、商品進出口許可證和經營資質的逐步放開以及中國加入WTO,外貿行業由原來的壟斷行業演變成了充分競爭的行業,專業外貿公司的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受到很大沖擊。外貿企業在考慮擴大進出口規模的同時不得不考慮自身的盈利能力。于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安糧集團決策層審時度勢,充分研判市場規律,不再單純追求進出口規模,而是果斷轉型,開始了多元化發展的摸索和嘗試。企業先后通過參股、控股等不同形式參與各種市場領域、實現多元化發展,如今業務涵蓋貿易、實業、證券、地產、建工、期貨、典當、擔保等領域,實現了由傳統外貿企業向產業化、集約化、多元化企業集團的轉型,逐步發展成為集國內外貿易、實業、金融、地產于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2011年銷售收入和資產規模雙雙超過100億,實現了國有資產的巨大增值。正是搶抓機遇,穩中求變,才使得安糧集團發展成為今天在社會和行業中受人尊重的國有大型企業集團。
“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老子的這一思想在安糧的發展歷史上也得到了體現。
三、后記
區區五百言的《道德經》體現了老子的智慧,在做人、做事、處世、修身等方面給我們以啟示和思考,乃至頓悟,有些思想今天看來尤其難能可貴。未來人類發展將面臨經濟滯漲、生態危機和心理焦慮三大威脅,在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幾十年的經濟發展超過以往幾千年的總和,我們站在新千年的路口時卻有著很多的無奈和彷徨,甚至恐懼!拔覀冃枰怕稽c腳步,好讓丟在身后的靈魂能趕上來!边@句印第安人的哲語或許點破了我們人類發展到今天所遇到的困惑。讓我們一起暫時放慢腳步,放松心境,認真傾聽古人先哲們留下的思想財富,從中,我們或許可以找到向前走的勇氣和方向,以及伴隨我們的,不可丟失和遺忘的,人類共通的思想和智慧。
祝曉峰
